更新时间:2024-11-06 01:12
澳门特别行政区(英语:Macao,葡萄牙语:Macau),简称“澳”,是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是中国内地与中国南海的水陆交汇处,毗邻广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距60千米,距离广东省广州市145千米。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以及路氹城(路氹填海区)组成,下辖7个堂区,截至2024年6月,土地总面积已扩展为33.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8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第1季度末,总人口为686400人。官方语言文字是中文及葡文。
澳门特别行政区古称“蚝镜澳”,后“蚝”雅化为“濠”,遂称“濠镜澳”。“蚝”以海滩盛产蚝(牡蛎)而得;“镜”乃半岛海湾波平如镜之故。历史上,澳门原属香山县管辖,该县南面有渔村和渔港因此而得名香山澳。明代著作中往往把濠镜澳称为香山澳,或两个地名并提。马交,是早期来澳门贸易的葡萄牙人对它的称呼。《澳门采诗》引《澳门记事》中记载:“葡人初入中国,寄碗澳口”,是处有大庙宇,名日妈阁,葡人误会此庙之名为地名,故以初到所见者以名其地。各国历史称中国澳门为“马交”其名当起于此。”澳门原是一个渔村,因澳门半岛西侧为磨刀门支汊,濠江流注入海口,为渔船湾泊之处,明代把停靠船舶的海湾称为“澳”。据《澳门纪略》载:“其曰澳门,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四山离立”,就是指大、小横琴岛列东西, 氹仔、路环岛立南北。取濠镜澳的“澳”和十字门的“门”,合称澳门。《广东新语》中有另一说法:“(濠镜)澳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以相对,故谓澳门。”又珠江口外各水道出口多称为门,如虎门、崖门、磨刀门、蕉门等。因此,澳门因而得名,是根据这些地理上的特点而命名的。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英文名称源于妈祖。《澳门纪略》在追述妈祖阁的历史时指出:“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澳门的渔民称妈祖为“阿妈”,谓“娘妈角”为“阿妈角”。葡萄牙人正是在娘妈角登陆的,他们依渔民称此处的俗名称为Amaqua或Amacuao,此称后又简化为maquao,再简化为Macau,英文写作Macao。1555年Macau名称始见于葡萄牙人的信函中。随着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扩张,Macau由澳门一角的地名变为澳门的全称。在频繁的社会经济交往中,简便易记、形象可感的地名最易流传,澳门之称遂迅速广为接受,濠镜之名则隐入尘封的历史。
通过对澳门黑沙遗址的发掘说明,在距今5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澳门地区已生活着以渔猎经济为主的中国原始居民,其文化与珠江三角洲同出一源。澳门、路环、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国大陆的原始居民足迹所到之处。在商周时期,古代居民已在这些地区居住活动。澳门先秦属百越地。
澳门地区的建置始于秦汉,从秦帝国起成为中国领土,属南海郡,古称濠镜澳,与广州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越海屿之地。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约前3世纪),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晋朝元熙二年(420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废宝安县,改为广州东莞县辖。
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广州香山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广东划出南海、番禺、新会、东莞4 县的沿海地区,建立香山县。南宋咸淳七年至南宋恭帝德佑二年(1271-1276年),蒙古定国号为元后,大举攻宋,南宋文武百官逃亡,先后来澳。其中最大一批是张世杰率领的宋军及民兵50万人,船舶2000多艘,簇幼主端宗,来到澳门海面。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端宗赵(上日下正)和张世杰等军民在澳门地区出海,遇飓风袭击,上岸栖居,并凭借澳门妈阁山和路凼高地击退元军,从此,澳门逐渐有人居住。
元世祖至十五年(1278年),南宋大臣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俘虏,押送质广东途中,经澳门附近海面零丁洋,作诗《过零丁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名句,为后人传诵。元代,澳门属广东道宣慰司广州路,路治广州。
明正德七年至正德八年(1513年夏天-1514年初),第一位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欧维治从马六甲航抵广东珠江口屯门澳,与当地居民进行了香料贸易。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葡屯门之战爆发,4-5月间广东海道副使汪铳率军驻扎东莞南头,围困屯门,6月1 5日进攻屯门,9月8日葡军舰三艘狼狈突围而逃,屯门光复。
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居澳葡人已选出地方首领、法官和4名商人代表,形成了管理居澳葡人内部事务的管理机构。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葡萄牙首次向澳门派出耶稣会传教士,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耶稣会士贾耐劳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天主教澳门教区第一任主教,澳门逐渐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播中心。
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人攻打葡萄牙租借自明朝的澳门,被击败(澳门之战)。
1623年,葡萄牙向澳门派驻第一支部队。1974年,葡萄牙发生4.25革命,葡萄牙新政府宣布放弃殖民主义,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1975年底,驻澳门葡萄牙军队全部撤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交澳门地租及占领关闸。
清咸丰元年(1851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葡萄牙先后侵占 氹仔岛和路环岛。光绪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中有葡萄牙。
民国元年(1912年),澳葡设立“中央监狱”,5月,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离开南京经港来澳门,住在卢九花园春草堂,广泛接澳门各界人士,米兰达出任澳门总督。民国二年(1913年),葡公使照会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请划走澳门界址,“澳门商会”正式成立。
民国九年(1920年)1月,广州军政府多次派交涉员与澳葡谈判,要求停筑青洲堤均无效,军政府特派出军舰开往前山,实行监视,并令其停筑,2月,葡萄牙驻广州领事至广州政府声言已停筑青洲堤,要求中葡组织委员会会同勘界。民国十二年(1923年),澳门中华教育会成立。澳门最大火柴厂昌明号创办。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葡条约54条期满,国民政府外部部正式照会葡国公使声明作废,12月19日,国民党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该条约仅对关税税则、商业事务等事项重新做了规定,并未涉及澳门地位问题。民国十八年(1929年)澳门邮局大厦落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现存最早的中文报纸《大众日报》创刊,澳葡当局特许澳门吸食鸦片烟。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1975年底,驻澳门葡萄牙军队全部撤离。葡萄牙军队撤离后,在原驻澳门葡军司令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既负责澳门防务也负责维持社会治安的澳门保安部队,并由葡军现役军官负责组建保安部队的上层机构和各个分支单位。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时达成谅解,确认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适当时候将通过友好协商解决。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1999年底,最后一批在澳门担任公职的葡军军人撤离澳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简称“驻澳部队”),自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当天进驻澳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驻澳部队在不干预澳门特区地方事务的原则下,负责防务工作,而特区政府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澳门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012年6月19日,澳门特区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互免签证协定》。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同时废止。
,拥有8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亚热带地区,北靠亚洲大陆,南临广阔热带海洋,冬季主要受中、高纬度冷性大陆高气压影响,多吹北风,天气较冷而且干燥,雨量较少。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热带天气系统影响,以吹西南风为主,气温较高,湿度大,降雨量充沛。由于冬夏季风向相反,加上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少,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以30年资料计算的气候平均值,1991年至2020年间,澳门特别行政区年总降雨量平均1966.6毫米,每年4月至9月是降雨量较多的月份。6月雨量最多,平均达373.7毫米,12月雨量最少,平均仅为31.3毫米。澳门特别行政区曾出现过日雨量348毫米(1972年5月10日)和时雨量125毫米(1964年9月6日)的特大暴雨。澳门特别行政区年平均气温为22.8℃,气温最低的1月平均温度为15.2℃,大多数的年份还是会有最低温度在5℃以下的寒冷天气,但一般维持时间很短。月平均温度在22℃以上的月份则多达7个月,表明澳门冬短夏长。极端最高气温达38.9℃,出现于1930年7月2日和6日。台风季节为每年5月至10月,其中7月至9月是台风吹袭最多的月份。
在中生代之前(2.51亿年前),澳门地区完全浸没在海水之中,华南地区从南半球向北半球漂移。从晚元古代(6.5亿年前)到中生代,以及从2.5亿年前到现在,大陆板块的分布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中生代(恐龙时代,约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中国东南部受到了印支期(三叠纪)和燕山期(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侵入作用的强烈影响,这些岩浆作用叠加改造了华南褶皱带的以往的地质事件。
澳门地区的地质构造以岩浆岩中的花岗岩为主,基岩是燕山构造期的花岗岩(简称燕山期),属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2.05-1.35亿年前)之间的构造期,该构造期是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燕山运动(燕山事件)。
澳门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东南沿海褶皱带的南缘部份,它早自下古生代加里东运动之后地壳便逐渐稳定下来,并产生泥盆系或前泥盆系的沉积。到了中生代燕山运动,澳门地区与广东大陆一様,发生了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活动,而且出现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如北部的雍陌向斜(珠海市区西北),西南部的三灶向斜和南水向斜,东部的观音山背斜(九龙新界)和大屿山向斜,东南部的北尖褶皱等等。这些褶皱都在澳门的东西两端或南北侧,所以澳门很可能被这些褶皱所通过,成为其中一段。如果再将澳门残留的变质岩(绢云母板岩)与北侧的三乡,西端的南水、三灶、大霖、平沙等地存在的同类岩石进行分析,更证明了澳门褶皱的存在。但这些褶皱经过长期侵蚀之后均已消失,仅出露了基底花岗岩和局部残留的变质岩层。
澳门地区存在前泥盆纪和泥盆纪地层,野外所见的沉积岩出露于路环岛石排湾之南的半山公路上,呈狭长带状,氹仔北部出露有粘土质砂岩或泥质砂岩。澳门的第四系包括冲积层、海积层、残坡积层、崩积物和人工堆积物等,大都位于地表,覆盖于本区大部分基岩之上。
澳门地区岩浆岩广泛分布,均属侵入岩,内有中酸性岩、酸性岩和基性岩脉等多种岩石类型。澳门地区的脉岩类有伟晶岩、基性岩和石英脉等。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整个区域,按地槽学说属华南褶皱系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与东南沿海断褶带的交接地段,是一个以断陷为主的山间洼地和三角洲盆地。大地水准测量表明,在地壳运动的垂向上,盆地及其两侧仍沿袭着断裂继承性活动及断块差异性升降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特点。
澳门地区地貌低矮而类型较为简单,主要有平地,台地和丘陵。其中以平地和丘陵为主,台地面积小,三种地貌高度都不大,其中平地和台地高仅2-25米,即使较高的丘陵,也不超过180米,最低点为南海海平面,海拔0米,最高点为路环岛塔石塘山(KoloaneAlto),海拔172.4米。地貌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澳门南部的路环地貌最高,它以丘陵为主,高度大部份在120米以上,北部的澳门半岛以平原台地为主,高度最小,大部份在25米以下,个别丘陵最高也不超过91米。中部 氹仔则介于二者之间。花岗岩经过强烈风化后又产生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简称红土),它披覆在丘陵或台地表面,成为红土丘陵。海岸线长,海岸地貌发达。
平地在澳门地区各种地貌类型中面积最大,平地地面平坦,高度很小,大部份在2-5米之间,只有少数平地有微缓倾斜,高度在20米以下。平地的生成除小部份是海积、海河堆积和坡积外,大部份为人工塡海堆积而成。面积以澳门半岛为最大,路环最少。
丘陵在澳门地貌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与平地相等。它的分布以路环最多,澳门最少。丘陵的山文线走向以北东一南西向为突出,它与东部的莲花山脉、九龙半岛、大屿山、西部的大小横琴、三灶岛及上下川岛等地相似,所以澳门地区丘陵很可能是粤东莲花山脉中的西延部份,因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切割而破碎下沉,成为低矮的群岛。这些丘陵具有热带地貌和层状地貌特点。
台地是剥蚀面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的面积更广而高度较小。澳门的台地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如岗顶、白鸽巢、观音堂后山、螺丝山以及 氹仔地堡街之南。高度20-25米。由于台地高度小,地面平缓,故利用率很高,仅次于平地类型。
澳门地区海岸是华南“X”型海岸的一部份,是在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共同作用下形成。因此,海岸地貌的发育,一部份是依随北东向构造的,如澳门半岛和路环岛的海岸走向,内港、南湾、三圣滩和澳门海的排列方向,另一部份海岸是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的,如小凼湾、石排湾、竹湾和黑沙湾等。此外,十字门(沿用古书指大小横琴与 氹仔、路环之间的十字形水道)则是“X”型构造交叉的反映。海岸带各段,因所受的海洋动力强度不同,可分为侵蚀海岸与堆积海岸两种。
侵蚀海岸在澳门的东部及南部海岸。面向南海,地形开敞,波浪作用尤其强烈,故海岸侵蚀地貌十分显著。澳门的西部和北部海岸以堆积为主,这些岸段主要受到珠江口和磨刀门的输沙影响,这些泥沙除了部份在口门沉积外,其余大部份向口外输出,当它们途径澳门海岸时就会发生沉积,造成堆积海岸。堆积地貌按沉积物的机械组成,和地貌特征不同而分成泥滩,沙滩和连岛坝等类型。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海岛性质。由于自然条件,澳门境内无一条河流,连小溪也没有,仅有一些小冲沟,降雨时水流湍急,雨停后即断流。
澳门特别行政区三面环海,附近水域大部分很浅,很少深于4米,对航运极为不利。澳门西部,面对珠海市湾仔区的水域是内港,其水文受澳门在华南海岸位置的支配。
澳门半岛在西江下游,西江流经两广山地,在三水县汇合北江南流出海。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是岩石地质,西江的江水夹带着大量泥沙。流到地势平坦的三角洲地区,水道分流,水势减弱,产生明显的冲积作用。澳门接近磨刀门水道,其排水支道深江绕过中山县南屏乡的前山,从其西岸出海,因而更受西江的冲积作用,造成半岛西面海岸淤浅,内港一带和前山青洲附近受淤浅影响最为严重。在最低潮时澳门内港沿岸水深一般在0.5米以下,天然航道水深也仅1米左右,在挖浚以后,内港航道一般水深仅3-3.5米,2500吨以上的船也难以驶进。澳门的外港面对伶仃洋。外港水域平均仅1-2米。由于珠江冲出的泥沙淤塞,澳门沿岸海水常年呈黄色或淡黄色,并造成澳门沿岸的1米等深线曲折旋转,轮船只能沿着深线航行,港澳间载重1000余吨的渡轮必须依循一定的水道前进。外港航道水深约5米,主要供港澳水翼船和客轮航行,需要经常疏浚。疏浚航道所得泥沙,常被用来在澳门半岛和飞仔岛沿岸填海。
澳门海区的潮汐是由南海潮波系统在复杂的海岸轮廓和海底地形影响下形成的。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一个太阴日(24小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相邻的高潮或低潮高度不等,涨潮和落潮时也不相等。平均高高潮为2.74米,平均低高潮为2.03米,平均高低潮为1.76米,平均低低潮为1.11米。平均涨潮时间约7小时,平均落潮时间约6小时,枯水期涨潮比落潮时间长约12分钟。澳门海区潮流属于往复流性质。澳门以东海区潮流,涨潮流向为偏西北,落潮流向偏西南,涨潮平均流速为42厘米/秒,落潮平均流忘为46厘米/秒。澳门西部海区潮流比较特殊,海流形式是不严格往复流,流向主要为东西向,而“十字门”海域潮流流向不集中,流速较慢,局部形成“环流”状态,加速该地海水带来泥沙扩淤。澳门海区海浪频率很高,有浪率几乎占99%时间,其中涌浪占67%,风浪占33%。涌浪年平均波高1.8米,平均最大波高为8.2米;风浪年平均波高1.2米,平均最大波高8米。其波向:涌浪以东向为主,其次是南向和东北向;风浪以东北向为主,其次为南向和东向。
澳门海区具有海温高、季节变化较大的特点。海水多年平均海温为23.6°C,全年约9个月海温高于20°C,最低海温月均也大于15°C。年最高平均海温为33.9°C,年最低平均海温为10.6°C。澳门海区盐度一般是东侧高于西侧,等盐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盐度变化季节性明显,冬季海水盐度高,一般在9-25‰之间;夏季海水盐度低,一般在1-7‰之间。盐度日变化主要受潮汐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具有与潮汐周期变化相似的规律,表层盐度一天出现两高两低现象。
截至2022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水库有大水塘水库、石排湾水库、九澳水库、黑沙水库,有效库容分别为160万立方米、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20万立方米。特区政府正推进“石排湾水库扩容工程”和“九澳水库扩容工程”,扩容后澳门水库的总有效库容将提高至约312万立方米。
2019年之前,有三条内地供澳原水管道从澳门北端的鸭涌河进入澳门。2019年10月起,粤澳两地政府合作兴建的第四条供澳原水管道通水使用。2020年10月,粤澳合作建设的第二条平岗-广昌原水管道通水使用。
截至2022年底,澳门共有5座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为澳门半岛污水处理厂、 氹仔污水处理厂、路环污水处理厂、跨境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近外港码头临时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为每天36.5万立方米。
大水塘水库
大水塘水库也叫新口岸水库、新口岸水塘,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马交石山南面、东望洋山东北面的海边,是澳门面积和贮水量最大的水库。1935年开始修建,1938年落成。水库启用后成为澳门半岛最重要的蓄水设施。1985年,自来水公司在新口岸水塘旁的渔翁街滤水厂(又名大水塘水厂)第一期落成,不但供应澳门半岛北区和新口岸新填海区,也向 氹仔供水,第二期及第三期也相继在2008年及2015年完成。
新口岸水塘不止是澳门的供水设施,也是不少市民的重要休憩场所。新口岸水塘最初是被围网环绕的禁区,以免有人进塘偷水或防范污染。在回归前,政府尝试开发大水塘另外的功能,在1995年兴建当时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回归后,政府对新口岸水塘进行改造工程,修建公园和道路,水塘马路和公园在2002年开通,水塘周边在2007年建成水塘步行径。
澳门地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还有滨海沙土、滨海盐土、菜园土、堆叠土等。受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集中分布在澳门半岛的东望洋山、西望洋山、青洲山、望厦山等山丘上。滨海沙土是指沿海岸沙质堆积发育而成的土壤,分布在澳门半岛东北部黑沙环一带,此处今已填埋为建设用地。滨海盐土是指退潮后露出海面的海床土壤,位于海陆之间过渡地带,即在潮间带及潮上带,是常受海陆作用而不断向海增长的土壤资源,亦是澳门填海造陆、水产养殖和捕捞的重要场所。滨海盐土分布于澳门与广东珠海湾仔间。菜园土分布在澳门半岛北部,主要种植蔬菜作物等,现已开发为建设用地。菜园土的成土母质主要为滨海沉积物,包括冲积、洪积、堆积物,经人工长期栽种蔬菜发育而成。堆叠土在澳门按照利用方式不同可分为狭义的堆叠土和堆叠地两种。堆叠地是指人工堆叠的土壤、土堆,用作公园、景观等,主要分布在澳门半岛北部的螺丝山等处。狭义上堆叠土是指填海造陆而成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澳门半岛的东西北部。
氹仔、路环的土壤形成受到母质、地形、气候等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路环、 氹仔岛丘陵地,受母质和坡度的影响其顶部和山脊上孕育的土壤多含巨大石砾,土层浅薄;山坡和山麓的坡积物和冲积物上孕育的土壤,土层较厚。从山顶至山麓土壤分布规律是酸性粗骨土——赤红壤——滨海沙土——滨海潮滩盐土或含盐性硫酸性土。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分布着赤红壤性土。路环丘陵南坡是薄薄赤红壤,而北坡是中厚赤红壤;大凼山南坡多粗骨赤红壤,北坡是中厚赤红壤。酸性粗骨土主要分布在路环的西北部石场附近、九澳水库周围,大凼山东南坡,小凼山西坡和北坡。滨海沙土分布在路环黑沙滩、竹湾及 氹仔沿岸,目前黑沙滩和竹湾等已营造有木麻黄林,成为旅游观光、沐浴的场所。路环的滨海沙土由于岛屿和岬角地形的影响而孕育为黑沙滩、竹湾等,造成局部静风坡积条件,有利于孕育滨海沙滩、沙堤。滨海盐土主要分布在路氹连贯公路的东、西侧,单西侧估计面积有5000亩以上(现已填成陆地),还分布在氹仔与澳门半岛之间。海滨盐土含盐量较高,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还原性物质较多,中潮位线以下的滩面较低,受浸时间较长,仍为泥滩;中潮线以上受潮浸时间较短,露出水面时间较长,逐渐生长红树林等耐碱植物,成为红树林滩上的硫酸盐土。沼泽土是一种受地表水或地下水浸的土壤,零星分布在路环低丘间的洼地或沟谷出口、黑沙滩红砂堤内侧的潟湖等地,多为季节性地表沼泽土,分布面积很小。菜园土零星分布在 氹仔中部的卓家村、三家村,路环的九澳村、黑沙村、麻鹰洞北部等的村边及丘陵坡脚,主要种植蔬菜作物等。堆叠土分布在 氹仔中部和东北部以及路环的西北部等地,成土母质为人工堆叠沙泥,地表多砾石、粗砂,植被为人工园林。
台风是澳门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是对澳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吹袭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至11月期间。
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正面吹袭澳门。半个世纪未遇的强台风,适逢天文大潮,导致澳门近三分之一的城区成为汪洋,不少民宅商铺、地下车库进水被淹。风灾共造成10人死亡、244人受伤,上千台车辆被水浸,许多大厦的配电房、水泵房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导致大面积停水、停电。全澳门近一半的大树折断倒下,道路交通严重受阻。澳门统计局初步估算风灾对经济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共计114.7亿澳门元。台风过后,解放军驻澳部队出动1000人,协助救治灾害,清除路障,保障澳门的财产安全。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区,夏季较易受热带天气影响,常出现高温多雨天气。1991年至2021年间,6月份的平均降雨量最多,达383.57毫米;12月份的平均降雨量最少,为31毫米。澳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年均降雨量约1949毫米,年均集雨量约271万立方米。
澳门的泉水常出露于山麓边缘或较低洼地段。较为有名的水泉有澳门半岛上的二龙喉泉和然仔岛三家村附近的水泉。过去曾被用于饮用水源,但后因水量小而停用。在澳门的公路旁山麓地段有富水性裂缝水,这是由于花岗岩长期风化后,具有含水性裂原和网状空隙,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渗透,经汇集之后流出地表,往往流出量十分可观,常有澎湃激流,旱季水量稀少但不断流。平均径流为每平方千米每秒6.7-25.6升,枯季每日每平方千米出水量为577吨。此水矿化度小,水质好,但难以大量开采。澳门有沉积表浅地下水和浅井水,多埋藏于第四纪滨海平原和海边沙堤,地势低平,深受涨潮影响,地下水循环交替作用迟缓,矿物质较高,水质较差,但水量较丰富,属中等富水性。单井涌水量15-60吨/日,埋藏深度不深,只有3-5米,开采利用较易,当地居民历年多在此打井取水,40年前,全澳门有大小水井2000余个。但井水带有微咸味,越靠海边井水盐分越高,部分井水已被污染,很少应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缺乏淡水资源,超过90%的原水来自珠江的干流西江。西江的径流量主要受其集雨区的降雨量影响。西江上游建有多个大型水库,可蓄起丰水期的雨水,并在枯水期调节西江径流量。西江下游地区缺乏大型水库,雨水会在短时间内流出大海。2017年至2021年,内地供澳原水占澳门原水用量的比例达95%以上。截至2024年,珠海已经对澳门供水65年来,珠海有对澳门供水主干管4条,承担澳门约99%原水供应,与澳门共用一套原水系统。
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结构类型比较简单,主要由平地、台地和丘陵构成。平地(包括填海造地)面积24.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2.7%;花岗岩丘陵6.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8.0%;台地仅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3.6%,为残存的古剥蚀面,主要分布在澳门半岛上的岗顶、白鸽巢公园、望厦观音堂后山、螺丝山以及 氹仔岛的南端,海拔高度20-25米,面积虽然不大,但高度和坡度均较小,故利用率也较高。其他剩馀的土地面积约为1.9平方千米,包括保护区用地,纪念物用地,保护林用地等,占总面积5.7%。
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依法确认的私有土地外,属于国家所有,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开发、出租或批给个人、法人使用或开发,其收入全部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支配。澳门的私有土地包括三部分:一是葡占澳门早期已明确的私有土地,主要分布在澳门半岛;二是淸朝同治、光绪年间,政府明确承认的离岛居民的私有土地,政府对这些土地都发给一张纱纸写成的地契,以资凭证,因而又俗称“纱纸地契”; 三是依照澳门法律澳门政府有权出售小量的、符合法定出售条件的土地给私人所有。
2022年2月15日起,《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生效。规划配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体现澳门特区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提出将澳门土地划分为18个规划分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旅游娱乐区、公用设施区、生态保护区、公共基础设施区、绿地或公共开放空间区等。
澳门特别行政区缺乏天然的矿产资源,唯一矿产就是花岗岩,花岗岩遍布全岛。据1983年有关方面勘查,估计仅路环岛西北部一家石矿场的石料蕴藏量就有600万吨。
植物
截至202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管辖的绿化面积占比维持在21%以上。截至2023年,澳门市政署管辖绿地面积为7843158平方米,人均市政署管辖绿地面积为11.5平方米/人。澳门半岛行人道树木为10282株,离岛行人道树木为13946株,行人道树木中,乔木为241种,灌木为175种,树木数目有所上升,树木物种数目维持不变。
截至2022年11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有6个湿地生态区,澳门湿地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澳门拥有大面积的泥滩,先天条件的优越造就了本澳湿地的组成多种多样,既有滨海湿地(海水湿地),也有咸淡水湿地,淡水湿地。其中淡水湿地有外港水塘、龙环葡韵湿地(俗称氹仔鹭鸟林)等,咸淡水湿地有南湾人工湖、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湿地等,海水湿地有外港石堤滩涂湿地、九澳沙滩湿地等。
澳门地区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截至2023年,已载入《澳门植物名录》的有173科、668属、1153种。常见的如山丘上半自然林或人工林的乔木树种樟树、阴香等;山丘灌木丛中的桃金娘、岗松等。常见的行道树如大叶榕、细叶榕等。庭园栽种的有白兰、印度橡皮树等,还有池塘的莲花。此外还有多种盆栽观赏植物。
截至2023年,澳门有维管束植物超过1500种,主要分布在山林,种植于公园及休憩区内。前者主要由常绿阔叶林、乔灌矮林及海岸灌草丛组成,常见种类包括桃金娘、毛稔、豺皮樟等,后者则以栽培植物为主,包括朱槿、洋紫荆、黄槐等。此外,澳门拥有苔藓植物104种,隶属34科,63属,珍稀种类有澳门凤尾藓、中华细指苔、腺褐角苔、东亚短角苔、小蓑藓和海南明叶藓。其中,澳门凤尾藓是2011年正式发表的新物种,由于澳门是此物种的首次发现地,故以澳门命名之。还有濒危古树645株。
澳门陆生自然植被具有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灌丛。山林改造林分与建立防火林带,引入许多乡土树种,如楝叶吴茱萸、大头茶等。绿化带方面,以往澳门常用金叶假连翘等观叶植物外,近年开始种植朱蕉、翠芦莉、夏威夷朱槿等。
澳门的药用植物也不少,已发现经鉴别的约有200科的近600种。
动物
澳门土地狭小,加上土地开发、城市化的扩张等因素,影响和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与生存空间,澳门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不断缩减。
澳门的野生哺乳类动物主要以蝙蝠、老鼠、赤腹松鼠等较常见。爬行类动物较常见的为灰鼠蛇、鼠标蛇、白唇竹叶青蛇、舟山眼镜蛇等。
鸟类动物中,历史调查共记录到澳门鸟类逾300种,2022年全澳共记录鸟类166种。其中包括全球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
澳门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栖息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咸水鱼类、咸淡水鱼类和淡水鱼类,其中咸水鱼类和咸淡水鱼类约有200多种。
澳门的昆虫种类众多,分布广泛,经鉴定达700多种。当中蚂蚁约150种、蝴蝶100多种、蜻蜓40多种。
路氹城生态保护区
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珍贵湿地之一,栖息着种类众多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昆虫以及鸟类等,位于路凼莲花大桥附近,占地约55公顷。生态保护区由生态一区和生态二区组成。生态一区为有限度开放管理区,而生态二区则为开放式管理区。生态一区紧靠莲花大桥东北,在其南堤建有两间观鸟屋,此区内有草滩、芦苇和树林,并有出入水管与十字门水道相连通。生态二区位于路凼填海区的西岸,南起路环污水处理厂,北至澳门百老汇,面积约40公顷; 生态二区内设有3个人工小岛,一条参观栈道,泥滩上分布有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obovata)、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等红树林植物,及招潮蟹(Uca arcuata)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等动物。
截至2023年底,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植物方面记录有藻类植物319种、苔藓植物4种、蕨类植物22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406种。动物方面记录有浮游动物143种、底栖动物176种、昆虫652种、鱼类116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22种、哺乳动物12种。其丰富的食物资源吸引了197种鸟类在此觅食及栖息,其中包括珍稀的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
澳门拥有8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海域内主要海洋资源有岸线资源、港口资源、沙滩资源、红树林资源和渔业资源等。截至2019年,澳门海域和海岸带地质资源主要包括76.08千米岸线资源、约55平方千米海涂资源、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和海岸地质旅游资源,以及约7850万立方米远景资源量的海砂。
截至2024年6月,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七个堂区组成,特区政府驻地为澳门南湾大马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门是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中央与澳门特区关系的基本原则为“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是中国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是澳门特区的宪制性法律。《基本法》的效力来自《宪法》,《宪法》的内容通过《基本法》在澳门特区实施。
澳门特区的制度和政策,以及有关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根据基本法,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澳门特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澳门特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澳门永久性居民组成。澳门特区保持自由港、单独的关税地区地位,资金进出自由和金融市场与各种金融机构经营自由,并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定和履行有关协议。
澳人治澳是指由澳门人当家作主,自行管理澳门。特区的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长必须是澳门特区永久性居民,其中部份职位还必须由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高度自治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中央人民政府不干预属于澳门特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特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但高度自治不等于完全自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央人民政府保留必要的权限。例如,与澳门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和防务,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澳门实行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行政长官在特区政权构架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行政长官下辖行政法务司、经济财政司、保安司、社会文化司和运输工务司。5个司及其相关下属部门负责执行法例和政策,为市民提供直接服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
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行政长官在本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行政长官的主要职权包括:领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执行基本法和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其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制定行政法规并颁布执行;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廉政专员、审计长、警察总局局长和海关关长等主要官员,及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职务;委任部分立法会议员;任免行政会委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长,及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检察长的职务;任免各级法院院长和法官、检察官、公职人员等;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权解散立法会。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政府的首长是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特区政府负责制定并执行政策;管理各项行政事务;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特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
司: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有5个司,分别为:行政法务司、经济财政司、保安司、社会文化司、运输工务司。各司设司长1名,领导该司工作,并在不同的施政领域行使职权。当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各司司长按照排列顺序临时代理行政长官职务。
局:直属于司的单位,履行特定范围内的职能。
厅:局的附属单位,以进行技术设计为特性。
处:局或厅的附属单位,以执行技术工作为特性。
澳门特区的公共部门还设有组及科的附属单位。
特区政府各主要官员为各司司长、廉政专员、审计长、警察部门及海关主要负责人。
行政会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行政会由行政长官主持,行政会的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行政会会议事项虽然保密,但行政会设立发言人制度,向外界公布重要决定。行政会的委员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会委员的人数为7至11人。行政长官认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士列席行政会会议。
立法会的机关,包括主席、执行委员会、章程及任期委员会、常设委员会、跟进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主席代表立法会,领导及协调立法会的工作。主席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立法会议事规则》的规定行使相应的职权。每一届立法会通常由 4 个立法会会期组成,每个立法会会期为 1 年,正常运作期由 10 月16 日至翌年 8 月 15 日,并采用中文和葡文两种澳门法定语文运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副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副主席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议员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组成,大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除第一届另有规定外,每届任期4年。第一届立法会有23名议员,其中8人由直接选举产生、8人由间接选举产生、7人由行政长官委任;2001年10月就职的第二届立法会有27名议员,其中10名由直接选举产生、10名由间接选举产生、7名由行政长官委任,任期至2005年;第三届及随后的每届立法会议员数目为29人,其中12名来自直接选举、10名来自间接选举、7名为行政长官委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制定、修改、暂停实施和废除法律;审核、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根据政府提案决定税收,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就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接受澳门居民申诉并作出处理等。在特定情况下,立法会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组织纲要法》规定,特区设有两个独立的司法机关,分别是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行使检察权的检察院。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预。设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澳门的终审权属于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设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决者,可向中级法院上诉。法院的组织、职权和运作由法律规定。而初级法院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法庭。特区继续保留原刑事起诉法庭的制度。
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由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选用法官以其专业资格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有多名资深葡人法官在各级法院服务。各级法院的院长由行政长官从法官中选任。终审法院院长由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不受任何干涉。检察长由澳门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检察院的组织、职权和运作由法律规定。
澳门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廉政专员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廉政专员和他属下的机构拥有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力,其工作不受特区政府任何部门、官员和社会人士的干扰。
澳门特别行政区审计署根据基本法设立。审计署独立工作,不受干预。审计长对行政长官负责。审计署致力完善公共部门的内部监管制度,透过审计工作,发挥对公共行政的促进作用,强化公共财政管理运用效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设立澳门海关,以统一执行规范对外贸易活动及保护工业和知识产权的工作。在设立海关前,有关工作由经济局与水警稽查局共同负责。海关关长于2000年7月由国务院批准委出并于2001年9月就职。根据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关关长属主要官员。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独立的基础上。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区的法律制度以大陆法为根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确保国家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得以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澳门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只要不抵触《基本法》,仍继续生效。《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是澳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国防、外交及其它在澳门特区自治范围以外的事务的全国性法律,可由特区公布或自行立法,在澳门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组织纲要法》规定,特区设有两个独立的司法机关,分别是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行使检察权的检察院,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涉。
澳门特区法官依法进行审判,不听从任何命令或指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9条规定的情况除外。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特区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不受任何干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司法组织纲要法》设置的特区三级法院体制,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随即全面运作。澳门特区成立后,设立组成第一审法院的初级法院及行政法院,并由其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赋予的审判权。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以下简称中联办),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的工作机构,在遵循“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原则下,支持特区政府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施政,并负起推动内地与澳门特区之间各项事务的联系工作。中联办的主要职责为联系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联系并协助内地有关部门管理在澳门的中资机构;促进内地与澳门在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反映澳门居民对内地的意见;处理有关涉台事务;承办中央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中联办还透过各种渠道,积极加强与澳门社会各界的联系,关注与澳门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关的各项问题,并在可能范围内尽量给予协助。
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澳门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外交部在澳门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正式成立。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的职责包括:一、处理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的与澳门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二、协调处理澳门特区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事宜;协调处理国际组织和机构在澳门特区设立办事机构问题;协调处理在澳门特区举办政府间国际会议事宜。三、处理有关国际公约在澳门特区的适用问题;协助办理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澳门特区与外国谈判缔结有关双边协定的事宜。四、协调处理外国在澳门特区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的有关事宜,办理有关领事业务。五、办理中央人民政府和外交部交办的其他有关事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简称驻澳部队)自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当天进驻澳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驻澳部队在不干预澳门特区地方事务的原则下,负责防务工作,而特区政府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澳门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澳部队严格按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驻军法》的规定,一直尽忠履行对澳门特区的防务使命,又不断加强与澳门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以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截至2024年第1季度末,澳门特别行政区总人口为686400人,按季增加2700人,主要是居澳外地雇员增加所致。性别占比方面,女性人口为366200人,多于男性(320200人),占53.4%。该季度新生婴儿共856名,按季减少105名;新生的男婴及女婴分别有452名及404名,婴儿性别比为111.9(即每100名新生女婴对111.9名男婴)。同季死亡人数为631人,按季增加37人;首三位根本死因分别是肿瘤(232人)、循环系统疾病(159人)及呼吸系统疾病(110人)。人口流动方面,该季度从中国内地持单程证的新来澳人士(726人)按季减少251人;新批给的准许居留人士(272人)增加54人;期末外地雇员(179469人)增加2808人。该季度结婚登记共937宗,按季增加96宗。
截至2023年末,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老化情况持续,老年人口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14.0%,少年儿童人口占比跌至13.2%,减少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数目首度超越少年儿童人口,老化指数攀升至106.1%。剔除居澳的外地雇员及外地学生后,老年人口占比更上升至16.7%。老年人口抚养比率为24.8%,相当于每4名成年人抚养1名老年人。
截至2023年末,按统计分区分析,氹仔中心区是澳门人口最多的分区,共有75100人,占总人口11.0%,其次是黑沙环新填海区和黑沙环及祐汉区,各占10.2%及9.9%。与2022年比较,人口增加最多的分别是新口岸区(+1400人)、氹仔中心区(+1200人)和大学及北安湾区(+1200人)。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结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中,中国籍居民占89.2%,葡萄牙籍占1.3%,菲律宾籍占5.0%、越南籍1.8%。澳门的族群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一是“土生葡人”,包括在澳门出生的纯葡萄牙裔居民,在澳门出生的中葡通婚的后裔,在澳门以外出生迁移到澳门定居并接受当地文化的葡萄牙人。二是广东族群,大多是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移民,占澳门总人口的大半,因而是澳门文化的主要载体。三是福建族群,福建人是较早的移民。此外,还有其他国籍的人形成的族群,如菲律宾人、泰国人等。也有的学者把澳门人口分成三大族群,即葡萄牙人、土生葡萄牙人和中国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文字分别是中文及葡文。澳门以粤语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约81%,能流利使用葡萄牙语的占2.3%。能使用普通话和英语的分别占45.0%及22.7%。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语系:汉藏语系(汉语、泰语、缅甸语)、印欧语系(葡语、英语)、南岛语系(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在澳门都能找到。依据排序,汉语流传最广,包括粤语、客家话、吴方言。英语次之,葡语再次之。还有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或民族的语言。从主流看,在正式场合,能懂“三文”(中文、葡文、英文)、会“四语”(粤语、普通话、英语、葡语)最受欢迎的。另外,澳门还有土生葡语,是土生葡人在澳定居400多年间形成的一个语言体系,以葡萄牙语为基础,夹杂着粤语、马来语、英语及西班牙语,是澳门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澳门地区不指定信奉任何宗教,它与各宗教教派的关系以分离原则及中立原则为基础。《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澳门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特区政府根据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不干预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不干预宗教组织和教徒同澳门以外地区的宗教组织和教徒保持及发展关系,不限制与澳门特区法律没有抵触的宗教活动。在法律面前,所有宗教教派平等。
澳门的宗教充分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除佛教、道教、儒教信仰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之外,也有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门徒和信众在自己的传统宗教节日里,以特有的方式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或庆祝仪式。
澳门居民大多数是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份,佛教信仰在澳门华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植有深厚根基,佛门信众和入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成千上万,难以统计。值得指出的是,澳门不少居民心目中的佛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当中还可能包含儒、道及中国民间其他的传统习俗信仰。澳门有不少佛教团体,主要的有成立于1997年的澳门佛教总会。澳门有庙宇40多座,数十间土地庙和神舍,在大大小小的庙宇中,以供奉观音、天后和关帝居多。特区政府成立后,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定为公众假期。
公元三世纪时,道教已在广东番禺及香山一带传播。在澳门,不少华人家庭至今依然传承着道教相关的民俗祭祀习惯。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现时,澳门的道教活动场所主要有道教庙宇、正一派火居道院及道教坛堂三类。主要的道教团体则有成立于2001年的澳门道教协会。2009年,澳门道教科仪音乐获特区政府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1年获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团体每年主办道教文化节及道乐欣赏会等,也参与澳门庙宇节庆文化节。
澳门天主教教区于1576年1月23日成立,成为近代远东第一个主教区。澳门教区成立初期,涵盖的范围极广,包括中国、日本、越南和东南亚沿海各岛屿。现代澳门教区的实际范围只局限于澳门本埠,共拥有堂区9个,独立建筑物形式的大小圣堂18间,设立在公教机构建筑物内的小圣堂55间。
截至2021年底,澳门教区堂区教友有16974人,暂住澳门的天主教人员约15227人,包括自葡萄牙来澳门工作的人员及家属、从各地来澳门工作说英语的技术人员及家属、从菲律宾来澳门工作的雇员及家属、从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来澳门工作的人,总数约为32201人。
基督教传入中国共有四次,分别在唐、元、明和清朝,最后两次都与澳门有关,近代基督教历史,将澳门称为“福音初至之地”。截至2022年底,澳门的基督教宗派主要有:中华基督教会、浸信会、圣公会、宣道堂、宣道会、浸信宣道会、神召会、协基会、播道会等。澳门基督教有近80多间堂会,教牧人员逾150人,居澳基督教人员约8000人。
澳门伊斯兰会于1935年成立,早年计划兴建清真寺及伊斯兰中心,其中建筑伊斯兰中心的蓝图在澳葡政府时代已获批准。按计划兴建的清真寺,面积约有1250平方米,可容纳600名礼拜者。
出口加工业、博彩旅游业、金融服务业、建筑地产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四大支柱。博彩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澳门特别行政区要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以及现代金融产业的四大新产业,持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发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微型海岛经济,经济规模无可避免地受市场、资源和结构等方面的局限,但仍然是亚太区内极具经济活力的一员。由于土地资源所限,澳门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一产业占比可忽略不计。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9.5%和90.1%。而更早的2010年至2019年,澳门第三产业占比平均在94.9%。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也是区内税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具有单独关税区地位,与国际经济联系密切,更与欧盟及葡语国家有着传统和特殊的关系。因此,澳门在区域性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桥梁,经济具有开放和灵活的特点。传统上,澳门的经济以出口为主,在加工业进行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同时,服务出口在澳门整体经济上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经济的特色及优势有:澳门是经济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港,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小微经济体,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既是国家对澳门的发展定位,也是澳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最具潜力和优势的领域,同时还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4 年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录得2042.7亿澳门元,实质上升15.7%。 在上半年入境旅客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下带动服务出口录得同比实质上升17.6%,当中博彩服务出口同比实质上升39.9%;货物进口同比实质下跌3.3%;私人消费支出同比实质上升7.8%;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实质上升9.8%;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同比实质下跌14.0%;货物出口同比实质下跌15.9%;服务进口同比实质下跌6.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24年3月预测,澳门2024年全年经济实质增长13.9%,并预计将于2025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26.15万元。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产业主要是林、牧、渔业,第一产业产值古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微乎其微,2007年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只有300多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建筑业。澳门制造业是以纺织制衣业为主,且以劳动密集和外向型为模式发展,大部分产品销往美国及欧洲。制造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早期以炮竹及神香为主,而仍然是澳门制造业主力的纺织制衣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除纺织制衣业之外,玩具、电子和人造丝花等工业亦蓬勃发展。踏入90年代,澳门受到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经济疲弱、本地工资上涨的影响,加上新兴工业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
2022年,澳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6.55亿澳门元,比前一年下降5.6%,占2022年GDP比重为9.5%。其中,制造业生产总值为18.9亿澳门元,占GDP比重为1%;水电及气体生产供应业生产总值为28.55亿澳门元,占GDP比重为1.5%;建筑业生产总值为139.09亿澳门元,占GDP比重为7.1%。
2022年,澳门有营运的建筑业场所为4212间,当中从事有准照工程的场所有1168间,从事简单装修工程的场所有3044间。在职员工共46555人,同比增加1759人。从事有准照工程场所全年收益为449.3亿元,按年下跌14.4%。从事简单装修工程场所全年收益为40.0亿元,按年下跌2.2%。营运的建筑及工程顾问服务场所共313间,按年增加9间,在职员工减少10人至2679人。有关场所全年收益同比下跌7.5%至23.0亿元。
博彩旅游业、金融服务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的支柱。博彩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由于土地资源所限,澳门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90.1%。
货物出口方面,钻石及钻石首饰、旅行用品及手袋、纺织品及成衣和手表等录得升幅,机器设备与零件则录得跌幅。2024年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增加4.0%至66.1亿澳门元。货物进口方面,进口总额同比下跌10.2%至640.8亿澳门元。贸易逆差为574.7亿澳门元,同比减少11.6%。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中国内地、香港、日本、美国和瑞士等。2024年上半年 CEPA 货物出口总额为2,803.8万澳门元,同比下降13.5%;免徵关税158.5万澳门元,同比下降0.9%。
2024年上半年零售业销售总额为368.5亿澳门元,同比下跌17.5%;其中通讯设备下跌39.4%至8.1亿澳门元,钟表珠宝下跌24.6%至83.4亿澳门元,皮具下跌23.5%至79.1亿澳门元,中式食品手信则上升3.0%至 8.0亿澳门元,汽车上升0.8%至9.9亿澳门元。
澳门获准合法经营的博彩类别主要有:幸运博彩、互动博彩、互相博彩及彩票等。幸运博彩是澳门博彩业最重要的组成部份,2022年,幸运博彩毛收入占博彩业毛收入总额的98.5%。截至2022年底,澳门共有30间幸运博彩娱乐场营运;博彩业全职雇员共52174名,按年减少2665名,全职雇员的平均薪酬为23680元,较2021年轻微下跌0.1%。2022年,邻近地区及本地疫情反复,影响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全年博彩毛收入录得428亿元,较2021年下跌51%,其中,幸运博彩毛收入约422亿元。截至2023年9月,澳门幸运博彩毛收入为1289.47亿元,同比上升305.3%。
澳门的金融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经过逾30年发展和完善,澳门的金融体系已成为区域内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开放型的金融体系。2021年,金融业跃升为第二大产业,占整体行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由2019年的6.9%扩大8.5个百分点至2021年的15.4%。
截至2022年底,在澳门获准经营的金融机构有34间银行(其中1间为特区政府拥有的邮政储金局)、26间保险公司、2间退休基金管理公司、1间金融公司、4间融资租赁公司、2间金融中介业务公司、10间兑换店、6间兑换柜台、4间现金速递公司、1间非银行信用机构、2间支付服务机构、2间金融资产交易公司及1间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在澳门获准设立的代表办事处有2间,包括1间外地金融机构代表处及1间外地再保险公司代理办事处。34间已开业的信用机构总资产达25883亿元,存款总额为12617亿元,贷款总额达12740亿元,贷存比率为101.0%。除邮政储金局外,目前在澳门经营的银行中有12间是本地注册成立,其余均为外地注册银行的分行,来自中国内地、葡萄牙、香港、中国台湾、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获许可经营的保险公司共有26间,当中从事人寿保险业务12间及一般保险业务14间。11间属本地成立的公司,余下15间属外地分公司。另外还有2间基金管理公司获准于澳门从事退休基金管理业务,1间总公司设在外地之再保险公司(代理办事处)。至2022年底,共有802人受聘于保险行业,获许可的保险中介人有8300名,当中个人代理人6323名,推销员1885名,法人代理人80名,保险经纪人12名。2022年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为382.5亿元,较2021年上升6.6%。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约占市场总保费收入的93.2%,其余的6.8%来自一般保险。
退休基金方面,2022年底,全澳共有6家人寿保险公司及2家退休基金管理公司提供退休基金管理服务。根据《私人退休基金法律制度》而设立的退休基金共52个,其中1个是封闭式基金,51个是开放式基金。计有2001个由企业机构或个人设立的私人退休基金计划,以及约8.6万个由企业机构或个人设立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计划,参与的人数超过22.6万人,基金总资产约为388亿元。
2023年,澳门特别行政区银行业盈利为57.0亿澳门元,同比减少56.7%。期末总存款为12234.0亿澳门元,下跌3.0%;期末总贷款下跌10.1%至10932.4亿澳门元。期内,新批核的住宅按揭贷款为170.5亿澳门元,同比下跌25.3%;新批核商用物业贷款为228.2亿澳门元,同比下跌52.9%;新批核中小企业信贷为125.4亿澳门元,同比下跌16.8%。人民币业务方面,人民币存款总额为1079.8亿,同比下跌14.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1518.6亿,同比上升13.1%。
2024年上半年银行业盈利为41.7亿澳门元,同比减少43.5%。截至上半年,总存款为12773.7亿澳门元,上升 5.4%;总贷款为10855.8亿澳门元,下跌8.5%;不良贷款为497. 亿澳门元,同比上升99.9%。
会展业整体活动数量大幅回升,入场人数亦录得显着升幅。2024年上半年举办会展活动共702项;其中会议活动658项,同比增加166项,与会者同比增加4.6%至约7.4万人次,平均会期1.1天,同比不变;展览活动26项,同比增加2项,入场人次减少33.4%至39.9万人次,平均展期为3.0天,按年减少0.1天;奖励活动18项,同比增加12项,参与者上升16.6%至约5748人次,平均会期2.2天,同比上升0.2天。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提供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2006年《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颁布实施后,非高等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持续教育两种类型。正规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特殊教育;持续教育则包括家庭教育、回归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活动。职业技术教育只在高中阶段开设,可同时在正规教育和回归教育中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校系统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并由公立学校和接受资助、提供免费教育的私立学校组成免费教育学校系统。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私立学校分为本地学制和非本地学制两类。2022/2023学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有75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8所,私立学校67所;67所私立学校中,开办正规教育学校共有64所,只开办回归教育的学校有3所;72所开办正规教育的学校(包括8所公立学校,64所私立学校)当中,67所学校属免费教育系统,4所学校属非免费教育系统,1所学校属非本地学制,属正规教育的108个校部中,纳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的校部103个,覆盖率达96.3%。
2022/2023学年,澳门特别行政区非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为87184人,其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为86184人(98.8%),包括幼儿教育17108人(19.6%);小学教育37854人(43.4%);中学教育30274人(34.7%),其中职业技术教育816人(0.9%),特殊教育(不包括融合教育)948人(1.1%)。回归教育学生人数为1000人,包括小学教育38人(0.1%);中学教育962人(1.1%),其中有职业技术教育215人(0.2%)。2022/2023学年,非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人员总数为7762人,较2021/2022学年增加1.9%。
截至2022年底,澳门共有10所高等院校,包括4所公立院校和6所私立院校。随着澳门社会及经济发展迅速,高等院校因应社会及学术发展,开办更多不同专业的高教课程,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特区政府已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制,赋予高等院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强化和提升院校自身的管治水平。2022/2023学年,各高等院校教学人员共2813人,高等教育课程注册学生49594人,并有347个高等教育课程在运作,当中包括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学位后文凭及高等教育文凭(包括副学士文凭)课程。外地高教机构获批准2022年在澳门开办11个高等教育课程。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22年,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等14所内地高校,可以采认四校联考成绩方式录取澳门学生。葡萄牙大学校长委员会、葡萄牙理工高等院校协调委员会辖下的葡萄牙公立大学和理工学院于2018年开始根据协议及当地国际学生章程的规定,透过采认四校联考成绩招收澳门学生。2020年起,台湾地区高校采认四校联考成绩录取澳门学生。
2022年,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及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继续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往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圣若瑟大学获准自2021/2022学年起在内地试点招收研究生。2022/2023学年,报读上述澳门院校的内地学生新注册人数为11847人,其中修读博士学位课程1613人,硕士学位课程5187人,学士学位课程4711人,先修课程336人。澳门院校获准自2021/2022学年起,招收持国际课程成绩报考本科课程的内地学生,新注册人数为849人。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981年,实施国际化现代大学管理模式,以英语授课为主,八成教研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设有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荣誉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和持续进修中心。研究机构设有中华医药研究院、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微电子研究院、澳门研究中心、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该校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涵盖微电子、中医药和智能城市物联网。与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并与海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和共建联合实验室。
截至2022年末,澳门有4间医院,730间各式初级卫生护理服务场所。有医生1965名,护士有2863名,每千人口的医生及护士分别对应有2.9名医生及4.3名护士。2022年,澳门卫生局总开支约97.2亿元,较2021年增长8.89%。至2022年底,澳门所有医院合共提供1931195人次的门诊服务,提供373080人次的急诊服务。2022年的死亡率为4.4‰,婴儿的死亡率为0.9‰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2019年-2022年)男性为80.9岁,女性为86.7岁,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截至2022年12月,获药监局发出牌照的药物业场所包括药房294间、中药房129间、药行23间、药物产品出入口及批发商号有161间、西药制药厂3间、中药制药厂6间;当中有2间西药制药厂和1间中药制药厂(颗粒剂生产线)符合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于澳门流通的西药有34682项,其中非处方药物有11187项、处方药物有21510项、只供医院使用的药物为1985项;于澳门流通的中成药及天然药物分别有3792项和274项。澳门获发执照的药剂专业人员有药剂师834名、中药师17名、药房技术助理346名。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组别分类,肿瘤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头号都市杀手病,居第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第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2022年统计资料显示,这三种疾病死者占全年死亡人口的比率分别是:32.8%、29.3%和13.8%。由2009年起,特区政府推出“医疗补贴计划”,每年向每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发放医疗券,2018年,特区政府推出电子医疗券。
仁伯爵综合医院于1874年1月6日建成启用,为公立医院,是一所具备先进设备配套的现代化医院,提供住院、门诊、急诊及其他专科服务,有29个专科,提供合共79项专科门诊服务。2022年病床占用率为75.9%,平均住院日数为11.6天。2022年,仁伯爵综合医院有医生452人,护士1134人,病床总数1036张(包括920张住院病床和116张非住院病床),门诊总数484808人次,急诊总数231070人次,入院病人26454人次。
镜湖医院是澳门特区非政府医疗卫生机构,隶属镜湖医院慈善会,创办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是一所由华人创办和管理的慈善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教学医院,集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于一体。2022年全院员工2142人,其中医生393人,护士630人,技术人员169人,其他员工950人。医院设有4个门诊部和2个急诊部,分布于澳门半岛及氹仔。2022年全院门急诊诊治1366445人次,平均每日诊治4254人次。
科大医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隶属于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是一所具中西医优势互补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座落于澳门科技大学校园内,是全澳唯一一所具备临床、教学,及科研支持的医疗体系,也是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及医学院的临床带教基地。医院设有多个中、西医专科,除提供一般门诊诊疗外,还提供肿瘤综合治疗、医学美容、医学遗传等,并配备介入导管室、手术室等医技科室及多个医疗服务中心。住院部有病床60张,设有深切治疗部(ICU),血液透析中心另有病床48张。
1990年8月,澳门特别行政区颁行《出版法》,规范出版自由和资讯权的行使,以及报刊、编印和新闻通讯等企业的活动。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电子传媒机构包括1家电视台(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2家广播电台(澳门电台、绿邨电台),1家有线电视台(澳门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和3家以澳门为基地、提供卫星电视广播服务的公司(澳门卫视股份有限公司、澳亚卫视有限公司、澳门莲花卫视传媒有限公司)。
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澳广视)提供的电视节目由1988年2月正式启播,提供广播公共服务。2008年开始提供数码广播,现时模拟和数码广播并行,13个数码频道包括:中文和葡文两个24小时频道、体育、信息、高清、澳门综艺、澳门电台、中央电视台13新闻、中央电视台1综合、CGTN、CGTN纪录片、海峡卫视、湖南国际。
澳门两间电台分别是澳广视属下的澳门电台和私营的绿邨电台,每日均24小时广播。当中澳门电台有中文、葡文两个频道。
澳门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启播,共有95个频道(其中包括72个基本频道、16个特级组合频道、5个测试频道、2个酒店用户专用频道),每日24小时广播。
澳门卫视股份有限公司(原宇宙卫星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是澳门首家获准提供卫星电视服务的公司)有澳门卫视新闻台1个频道,2009年1月开播,每日24小时广播。
澳亚卫视有限公司开设的澳亚卫视中文台于2001年6月开播,每日广播24小时。
澳门莲花卫视传媒有限公司现有澳门莲花卫视24小时频道,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启播。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报业已有100多年历史。1839至1840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命人摘译英文《澳门月报》,在广州出版《澳门新闻纸》以供施政参考;1893年7月18日,孙中山与澳门土生葡萄牙人飞南第等合作创办以中文、葡文刊印的《镜海丛报》;1897年2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知新报》;辛亥革命后,澳门中文报业蓬勃发展,《澳门时报》《豪镜晚报》《澳门通报》《豪镜日报》等多家报纸创刊。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有13家恒常出版的中文日报,包括《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等,总印数超过10万份;有葡文日报3家(《句号报》《澳门论坛日报》《澳门今日》);葡中、葡英双语周报各1家,英文日报2家。
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及葡萄牙新闻社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分社或代表处;人民日报社在澳设有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播电视、上海文汇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信报财经新闻、亚新社、香港电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香港)、凤凰卫视及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传媒机构在澳门驻有记者。
澳门科技事业主以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促进与内地及葡语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为主。澳门特区政府于2015年成立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简称“创孵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引进的方式,为进驻会员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专业支援服务。截至2021年,创孵中心已与大湾区内地城市29个不同孵化器签署合作协议。截至2021年10月,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企业(项目)751家,其中澳门创业企业(项目)335家,香港创业企业(项目)28家。
2019年,澳门商标专利申请1.388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件,发明专利延伸申请423件。仅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项目,就产生了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提交454件专利申请。
2023年4月,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推出“科技企业认证计划”,通过评鉴制度识别出本地具资质的科技企业15间,包括3间“重点科技企业”、以及12间“潜力型科技企业”。截至2023年10月,共在澳门及广州举办了四场“内地与澳门产学研合作路演对接会”,促成了约120组合作意向。科技基金透过实验室与研发中心计划,支持设立了2个研发中心和3个实验室,共吸引多间500强内地企业联合开展研发及在澳转化,引入配套研发经费超过4000万澳门元。
2024年6月13日,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与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在横琴首次联合主办“澳琴珠科技人才供需见面会”,共有39家企业提供近200种职位,约550个空缺及实习机会,参与企业中不乏阿里云澳门有限公司、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本澳科技认证的重点企业等知名企业。
澳门文化发展基金为受社会文化司司长监督,为一行政、财政及财产自治的公法人,于2022年合共跟进101个文化产业项目的执行情况;当中完成执行的项目有68个,累计总投资额为1.72亿元,18%属基金补贴,共创造就业职位658个。基金跟进230个在疫下执行的文化活动及项目,合共举办1453场次的文化活动,服务提供人数8557人次,覆盖了138862人次的受众。
澳门文化讲堂2022年除了走进校园,进行小班制的互动讲座外,更持续推广至不同机构与社团,并进入社区举办多场公众场,全年共举办202场活动,共有5612人次参与。
澳门文化局网上书店自2020年推出,为澳门及海内外读者提供简单便捷的渠道,购买文化局精选出版物,类型涵盖历史、文学、视觉展览、表演艺术、文化及学术研究等,语种包括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葡萄牙文及英文,截至2022年底上架的出版物超过380款。
澳门公共图书馆从属文化局,1895年创建。截至2022年末,由澳门中央图书馆、何贤公园图书馆、议事亭藏书楼、何东图书馆、下环图书馆、沙梨头图书馆、红街市图书馆、白鸽巢公园黄营均图书馆、青洲图书馆、望厦图书馆、黑沙环公园黄营均图书馆、黑沙环公园黄营均儿童图书馆、纪念孙中山公园黄营均图书馆、 氹仔图书馆、石排湾图书馆和路环图书馆组成,馆藏总量约为108万件,包括纸本书为101万册、多媒体视听资料7万件,另有电子书7422种,缩微资料馆藏848种合共约1900卷;现期报刊727种合共约4023份,包括杂志628种合共约2808份、报纸99种合共约1215份;电子资源共24个数据库。2022年接待读者约198万人次,借阅量为50万件,使用电子资源点击次数约为1508390次。
截至2022年末,澳门有澳门档案馆1个,塔石艺文馆1个,澳门当代艺术中心2个,各类博物馆及展览厅40多个。
澳门中央图书馆前身为澳门国立图书馆,成立于1895年,初期附属于利宵中学,馆址设于圣奥古斯定修道院。该馆发展歷程艰辛,于1917年至1929年间先后搬迁至圣约瑟修院、峰景酒店大楼、塔石残疾人收容所及市政厅(市政署前身)大楼,然后经歷了一段较长时间。及至1983年,迁至荷兰园大马路一幢古典建筑物内。
该馆于2007年初进行了内部改善工程,扩大使用空间及座位数量、重置家具及增加阅览设施等。两层面积共1371平方米,阅览座位约275个,藏书约107194册(包括澳门资料馆藏约42,848册),缩微资料672卷,影音资料5,396件,各地报纸80种,各类杂志355种。整体上,其馆藏以澳门资料、英葡语书籍及葡萄牙在远东的歷史文献为主。
澳门中央图书馆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务如读者证办理、资料影印、查阅《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图书资料借阅及报刊阅览外,还增加了微缩资料查阅、澳门资料参考谘询、逾期报刊阅览、宽频上网、电子化新闻资讯、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服务。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活动场所37个,包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等,这些场所是体育局管理及以不同方式合作参与到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当中。还有不少属于社团或私人的体育活动场地及高尔夫球场。位于南部的氹仔岛和路环岛共开放16条步行径,总长约37千米。
澳门举办过的大型体育赛事包括澳门国际帆船赛、澳门国际十千米长跑赛、澳门国际龙舟赛、大湾区3X3篮球巡回赛、WTT澳门冠军赛、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澳门国际马拉松和中国网球巡回赛职业级总决赛(澳门)暨全国网球单项锦标赛等。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这也是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氹仔奥林匹克大马路,有运动场、户外天地、曲棍球场、羽毛球区、游泳馆、三人篮球场。其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于1997年2月落成使用,2005年8月3日重建启用,占地面积35585平方米,适合举行多种体育、文化活动,由田径至足球比赛,亦是演唱会和大型活动开、闭幕礼的最佳举行地点。
2022年,澳门特区政府透过社工局向年满65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发放敬老金,2022年发放金额为每人9000元,合资格个案119523宗(当中包括补发过往年度的个案5220宗),全年总发放金额约10.76亿澳门元。同时,继续向持有《残疾评估登记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发放残疾津贴,2022年普通残疾津贴金额为9000澳门元,特别残疾津贴18000澳门元,合资格个案17795宗(当中包括补发过往年度的个案1305宗),涉及金额约2.14亿澳门元。此外,于2020年11月9日推出的照顾者津贴先导计划,津贴金额为每月2175澳门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发放个案201宗,累计总发放金额约693万澳门元。
2022年,澳门社工局共资助255间/项社会服务机构/设施/计划,受资助工作人员4600多人,总资助金额约16.17亿澳门元。2022年9月,向经济援助金受益家庭多发放一份全额援助金,协助因抗疫造成的额外开支,受惠家庭2326个,涉及金额约1460万澳门元。
截至2022年,澳门社工局共设立4个社会工作中心及1个服务分站,向陷于困境的个人或家庭提供个人及家庭辅导、经济援助、24小时紧急支援服务、灾难性援助、机构转介服务及法律咨询等服务。2022年共接待2786宗个案,共提供6369次不同类型的服务,当中获发定期援助金的家庭合共2898个,受惠人数4474人。
截至2022年,澳门有1间灾民中心、10间家庭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3间社区中心、12项社区专项服务和5间庇护及临时收容中心,大部份由社工局资助民间机构承办。
截至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有66间托儿所,当中42间获社工局定期资助,至2022年12月,全澳门托儿服务名额共9591个,在托人数共6991人。有9间儿童及青少年院舍,为孤儿、被遗弃、缺乏家庭照顾,以及与家庭或社会环境有冲突而可能濒临危机边缘的青少年,提供短期或长期照顾与辅导。2022年入住儿青院舍的儿童和青少年共有292人有24间安老院舍为体弱年长者提供院舍照顾服务,当中14间获社工局定期资助,共提供约2510个宿位。有11间康复住宿服务院舍,其中9间分別为成年智障人士或长期精神病患者、15岁以下残疾儿童提供住宿、训练、社交及康乐活动等服务。另外2间为精神病康复者而设的中途宿舍及辅助宿舍。
澳门特别行政区治安稳定,罪案率比全球很多城市都低。其中,警察总局作为行动策划和参谋的机关,负责指挥及领导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执行行动,在2001年10月投入运作。
治安警察局主要负责维持公共秩序及安宁,预防、侦查及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及私人财产,管制非法移民,负责出入境工作并管制及监察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截至2022年底,治安警察局人员编制为6355人,编制内在职人员总数为4964人,编制内职位填补空缺为1391人,各级文职人员总数为429人。
特警队于1979年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底,有队员678人,辖下分有6个专业部队,分别为防暴队、保护要人组、特别行动组、爆炸品处理组、警犬组、搜查及安检组。主要工作包括负责重要设施的安全;保护重要人物,打击不法分子,尤其是使用火器的不法分子;在严重暴力,包括出现狙击手或挟持人质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司法警察局负有预防及调查犯罪,以及协助司法当局的法定职责,专责调查刑事犯罪,由8厅25处组成,分管维护国家安全、刑事调查、刑事法证、技术或行政支援、人员培训等业务。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澳门支局亦设于司法警察局内。全局人员编制1399人,2022年在职人员有1284人。2022年,司法警察局开立各类案件8612宗,包括杀人案1宗、严重伤人案1宗、纵火案31宗、勒索案136宗、抢劫案11宗、盗窃案272宗、贩卖毒品案44宗、吸食毒品案11宗、贩卖人口案1宗、操纵卖淫案6宗、黑社会案3宗、犯罪集团案27宗、家庭暴力案11宗等; 与博彩相关的罪案共965宗,其中包括为赌博的高利贷案33宗、由高利贷衍生的剥夺他人行动自由案1宗;此外,开立将假货币转手案(包括使用伪造信用卡)26宗、诈骗案1,196宗、信息罪案1411宗,以及其他类别案件。
澳门保安部队由澳门保安部队事务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和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组成。截至2022年底,澳门保安部队及现职于保安部队的海关人员6440名、文职及其他人员1118名,合共7558名。
澳门消防局主要任务是在发生火灾、水灾、倒塌等一切危及人命或人身完整以及财产之灾难时提供救助;预防火灾;对紧急病人及遇难人提供救助,并参与民防及应付紧急情况。截至2022年底,消防局人员编制为1589人,编制内在职人员1436人,编制内职位填补空缺为153人。设置了10个消防行动站,2022全年,消防局处理事故57425宗。
澳门海关海上监察厅负责澳门海域及沿岸的巡逻工作,透过反偷渡工作联防机制与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联手打击偷渡活动,以及与珠海市公安局、武警珠海支队及珠海海警局透过点对点联勤协作机制,共同打击珠澳两地的走私偷渡活动。2022年,海关与内地执法部门通过点对点联勤协作机制,相互通报可疑情况共1452次,主要涉及偷渡、走私等犯罪。海关船队现有巡逻船16艘、巡逻快艇41艘及水上电单车3艘。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3年就“环保”的公共开支约20亿澳门元,占公共总开支的2.3%,较2022年有所上升。主要用于建设和优化污水和固体废物等处理设施,建设资源回收处理设施,营运和保养现有环保基建设施以及开展各类环保相关研究项目等。
2023年,由环境保护局及巿政署举办/协办的各类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总次数为1446次,较2022年减少20.7%,参加总人次为70.36万人次,增加16.8%。2023年环境保护局收到的查询7663宗,反映的环境投诉个案数目为2749宗,亦较2022年减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持续透过“绿色学校伙伴计划”等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实施资源回收、节能减排等环境管理措施。2023年第十七届“澳门环保酒店奖”共有15间酒店获嘉许,累计共有54间获奖酒店,占全澳酒店总数约四成,得奖酒店客房数目占全澳酒店总客房数目约七成。
澳门的交通系统比较完整,澳门半岛和离岛有良好的道路网,公共交通工具齐全,有巴士、的士和出租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轻轨)等。
2016年12月16日,澳门特区政府、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澳门单牌机动车辆入出珠海横琴的新政于2016年12月20日正式实施,符合申请资格、通过审核登记的第一批澳门机动车可以驶入横琴。澳门特区政府和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同时颁布了《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管理暂行办法》《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管理细则》。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道路总长度为347.2千米,澳门半岛为190.1千米,氹仔岛及路氹填海区为91.3千米,路环岛为44.4千米,而新城A区及连接新城A区之桥梁为2.9千米,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管理区为8.7千米。另外,澳门大学(包含河底专用隧道)为4.6千米,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为1.5千米。
截至2022年底,澳门半岛与氹仔岛和路环岛,经由四座大桥及一片填海土地相连接。嘉乐庇总督大桥(俗称澳氹大桥)于1974年10月通车,长2.5千米。友谊大桥长4.4千米,于1994年4月落成。西湾大桥长2.1千米,于2004年12月落成,2005年1月正式通车。另外,于1999年12月落成、2000年3月正式通车的莲花大桥,长0.8千米,连接路氹填海区和珠海市横琴岛,并与广珠高速公路接驳,是澳门与邻近城市联系的第二条陆路通道。2024年3月,特区政府将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正式命名为“澳门大桥”。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行车道路总长度为468.9千米,其中澳门半岛为204.5千米,氹仔岛及路氹填海区为151.2千米,路环岛为68.7千米,嘉乐庇总督大桥为5千米,友谊大桥为10.2千米,西湾大桥为4.2千米,莲花大桥为1.6千米,而新城A区及连接新城A区之桥梁为3.7千米,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管理区为17.9千米。另外,澳门大学(包含河底专用隧道)行车道路长度为14.0千米,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为3.0千米。
截至2022年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行驶的车辆数目为249581辆。其中128196辆为摩托车(电单车),114066辆为轻型私家车,7319辆为重型汽车。而全年新登记的车辆共有10603辆,较2021年减少15.1%,所登记的车辆主要是电单车和轻型车辆,分别是5861辆和4044辆。
澳门和内地之间共有5条陆路相连的跨境通道,分别位于关闸、珠澳跨境工业区、青茂、港珠澳大桥及横琴口岸澳门口岸区。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总投资约1200亿元人民币。大桥于2003年8月启动前期工作,2009年12月开工建设,筹备和建设前后历时达十五年,于2018年10月开通营运。
大桥主体工程由粤、港、澳三方政府共同组建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三地口岸及连接线由各自政府分别建设和运营。主体工程实行桥、岛、隧组合,总长约29.6千米,穿越伶仃航道和铜鼓西航道段约6.7千米为隧道,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蓝海豚岛和白海豚岛);其余路段约22.9千米为桥梁。
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面积208.87公顷,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珠海公路口岸管理区107.33公顷、澳门口岸管理区71.61公顷、大桥管理区29.93公顷,口岸由各自独立管辖。13.4千米的珠海连接线衔接珠海公路口岸与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环至南屏支线延长线,将大桥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澳门连接线从澳门口岸以桥梁方式接入澳门填海新区。
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已经与50个国家草签双边航班协议,当中的41份获正式签署。2022年使用澳门国际机场的乘客共有599185人次,比2021年下降47.8%,货运量为51401公吨,上升5.8%。航机升降13642架次,下降13.6%。私人及商务包机航班量由2021年的141架次下降至2022年的90架次,下降36%。
直升机是往来港澳、澳门深圳间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港澳直升机客运服务于1990年投入运作,来往深圳和澳门间的直升机客运服务始于2002年,由亚太航空有限公司经营。配合疫情防控,由2020年2月5日起,往来澳门香港与澳门深圳之直升机服务暂停。
澳门国际机场位于氹仔岛东端及其邻近海域。其中客运大楼建于鸡颈山经爆破的平地上,而停机坪则建在填海地上。至2022年12月31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登记并提供航班服务的航空公司共有2家,分别是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亚太航空有限公司。
2022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填海工程将按需要分段开展,总填海面积超过129公顷,澳门国际机场完成最终扩建后,每年客运承载能力将达1500万名乘客。
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外港、内港、氹仔临时客运码头、九澳港、九澳货柜码头和九澳油库等海运码头。
2022年,经外港码头、内港码头及 氹仔码头入境的澳门居民分别为1002人次、134471人次及7174人次。入境旅客方面,经海路入境的旅客为167146人次,较2021年下降16.8%。其中,经外港码头入境旅客有27963人次。经内港码头入境的旅客为45560人次。经氹仔客运码头入境的旅客为93623人次。
在货柜运输方面,2022年经海路实际进出的货柜共86021柜次,海路货柜总吞吐量为127786个20英尺标准货柜单位(TEU),两项数据分别较2021年上升1.1%和2.99%。
2022年澳门海上观光游班次为1016班,总旅客为15362人次,同年受疫情影响,本地海上游年内曾数次暂停服务,信德中旅船务管理(澳门)有限公司申请由8月12日起暂停服务,其他两间船务公司由10月1日起航班调整为周末及节假日。
外港位于澳门半岛的东面,主要为外港客运码头,为往来澳门和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定期高速客船专用。外港航道宽120米,海图深度维持4.4米。
内港位于澳门半岛西面,由多个码头组成,货物装卸均在此运作;内港11A号码头是客运码头,只供获海事及水务局批准的船只上落乘客。南舢舨码头位于内港8号与9号码头之间,供锚泊于内港船舶上的人员登岸及离岸,为配合特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内港北舢舨码头于2021年3月1日起停止使用。澳门水道宽60米,内港航道宽55米,两者的海图深度都维持3.5米。
氹仔客运码头位于氹仔岛东北端,为往来澳门和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定期高速客船专用。氹仔航道宽约120米,海图深度维持4.4米。
九澳港位于路环岛的东北面,包括有油库码头、水泥厂码头、九澳货柜码头及发电厂码头。九澳港航道宽75米,海图深度维持4.4米。
澳门特别行政区交通系统比较完整。澳门半岛和离岛有良好的道路网,公共交通工具齐全,有巴士、的士和出租车服务,供居民和游客使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巴士服务由2间巴士公司营运,分别为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及澳门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投入服务的巴士共1110台,其中小巴115台、中巴230台、大巴765台,行走85条巴士路线。2022年总载客人次为1.68亿,较2021年减少12.8%;总行驶千米数为4790万千米,较2021年减少4.35%。
截至2022年年底,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有黑色的士1389辆,特别的士300辆。持有有效的士司机专业工作证者共7169人。
澳门轻轨氹仔线建造工程于2012年2月26日破土动工,2019年12月10日澳门轻轨氹仔线正式投入运营。全长9.3千米,共设11个车站,覆盖 氹仔巿中心的主要住宅区、旧城区及旅游区,并串连澳门特别行政区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2024年,特区政府将有序推进澳门轻轨东线南、北两段工程建设,石排湾线、横琴线预计年内通车,助力澳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持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澳门开埠400多年,在经历了渔岛、殖民、回归,百年的融贯东西之后,成就了多元化,现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具有东西方风格的建筑物,大都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色。中西交融、多元开放是澳门的独特气质。
澳门特别行政区餐饮主打粤菜和葡式澳餐。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多为广东移居,所以粤菜的传统在澳门被保留下来,并且融合了西式烹饪的技巧,使得粤菜别有一番风味。葡式澳餐是澳门最独特的美食。澳门中西南北美食式式俱备,不同风味的餐馆烹调出各式美味佳馔。除了风味独特的澳门菜外,更有富葡萄牙风情的正宗葡国菜、汇聚大江南北的中国菜,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风味美食: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巴西、意大利、法国等菜式均可在澳门品尝到。佳肴配美酒,在澳门出售的各国餐酒价廉物美,琳琅满目。在澳门美食之旅中,还有不少富热带风情的东南亚美食,以及杏仁饼、蛋卷、猪扒饱、葡挞等地道小食。
2012年,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澳门于2017年10月31日获评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澳门是个华洋共处的地方,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都得到居民的接受和尊重,中国人、葡萄牙人、土生葡人和其他族群一同欢庆,皆大欢喜。澳门中西节日名目繁多,部分公众假期是依照中国民间或西方传统节日订定的,包括农历新年、清明节、复活节、佛诞节、中秋节、圣母无原罪瞻礼、冬至和圣诞节等。
诞期为农历二月初二。澳门民众信仰土地神的风气很盛,不但众多商号、民居安置土地神的塑像,还有多座土地庙。以前,每逢诞期,善男信女除了在家供奉外,还在舞狮随行下,成群结队地前往土地庙祭祀。现时,贺诞最隆重的是居住在雀仔园一带的街坊,他们用金猪酬神、请戏班上演神功戏,或者举办粤曲演唱晚会等。
诞期在农历三月初三,北帝又称玄武大帝,传说他统管北方,又是水神。昔日,氹仔岛上大部分是渔民,他们对掌管水族的北帝尤其崇拜,所以在当地修建了北帝庙,它是全澳唯一供奉北帝的庙宇。庆贺北帝诞的传统延续到今天,这里的居民每逢诞期都会在庙前举行盛大的贺诞活动。
诞期在农历三月廿三。娘妈又称天后、妈祖。据说“澳门”这个名字源于这位女神。有一次渔民在中国南海捕鱼,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最后,由娘妈幻化成少女并平息了风暴,使人们脱离危险,平安抵达海镜港。渔民们就在他们上岸的地方兴建了一座庙宇“妈祖阁”来供奉娘妈。时至今日,娘妈是最受澳门居民尊敬的天神之一,“妈祖信俗”更已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醉龙节在农历四月初八,是澳门鲜鱼行独有的一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渔业人士每年都举行独有的醉龙醒狮大会庆祝。据传说之一,数百年前,香山县(今中山市)境内瘟疫横行,乡民路过河边时,河中突然跃出一条巨蛇,遭乡民砍断后血染河水。乡民喝了河水后就康复了,大家相信巨蛇是龙的化身,便创出舞醉龙以志纪念。
每年农历大年初二,澳门人都要举行“醉龙醒狮大会”。“醒狮”就是将一头新“狮子”点睛开光,开光时,要在案上铺上红布,摆上一只烤乳猪,一只白鸡供奉神祉,继而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担任点睛开光重任的,当属资格最老、最年长、最备受敬重者。开光之后,在场的人都要分食一块烤乳猪,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强身健体,久战沙场,百战百胜。
澳门高档次的舞狮是飞桩。那桩最低的八十公分,最高的达两米,高高低低十几个桩,顺序排开,“狮子”在上面跳跃腾挪。狮子由狮头、狮尾两个人组合而成,狮头个子小一点,体重轻一些,狮尾个头大一些。一般来说,舞狮都要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澳门文学开始于明末文人的南迁。明末清初,澳门成为明朝人逃避清王朝的桃花源。直到清末,一些前清遗老又再度流离隐居于澳门。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初,300多年间,是澳门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里所说的“澳门文学”,主要是指“描写澳门的文学”和“澳门作家的文学”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内地宦游澳门的文人,在澳门为官、设帐或游历时,留下的大量采风、述怀之作;另有在朝代更迭之际,例如明末清初、清末民初,一批怀有异见的文人以气节自居、不仕新朝,避居澳门,在这里留下的诗文。他们或就此定居澳门,或继续游走于澳门与内地之间,因此获得了(或部分获得了)“澳门作家”的身份。包括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张穆、释迹删、释大汕、释光鹫等,清末民初的汪兆镛、汪兆铨、崔师贯、释畅澜等,不下一二百人。
澳门文学最早可上溯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吏,曾经取道香山到澳门作短暂游历,写下了《香澳逢贾胡》等五首古诗,后来在《牡丹亭还魂记》的第六出《帐眺》和第二十一出《谒遇》中,也曾多次提及澳门。而恰巧的是,葡萄牙伟大诗人贾梅士,此时也正在澳门亚婆井附近的白鸽巢山洞中,写作奠定他在葡萄牙文学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史诗《葡国魂》(又名《卢济塔尼亚之歌》)。
这是澳门文学的古代部分,被中国古典文学忽略,却又是澳门文学独特而出彩的最初时期,是澳门文学的古代部分,被中国古典文学忽略。其历时三百余年,作品数量庞大,有历史记事,有文人寄怀,有边海风情,有异邦方物;所吟所咏,多涉澳门的域外风情,异邦方物等,迥异于中原。它们不仅记录了西方文化东入澳门带来的异域风情,也保存了朝代更迭中一部分避世文人的特殊心态,无论在心志情怀的抒发上,还是在异国风物的描绘上,都是在其他作品中难以看到的。
真正从澳门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要等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冯秋雪、冯印雪为首成立澳门第一个以创作古典诗词为主的文学社团雪社为标志。进入现代,《澳门日报》是澳门地区的代表刊物且销量最大,其副刊《镜海》是当代澳门文学观念演变的缩影。澳门文学代表著有《夜黑风高》《岛屿的语言》《陶渊明研究》等,小说《刺客》荣获第六届澳门文学奖一等奖。
澳门是西学东传、西乐东渐的首站,也是中乐尤其是岭南民俗音乐南移目的地之一,是中西音乐文化的汇聚点。澳门开埠以来的400余年间,无论中与西、宗教与世俗、经典与民间等各个范畴的音乐,都有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和资料存留。
16世纪中叶澳门开埠,形成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汇互鉴的最初体验。其后至19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兴盛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持续并行成为澳门常态。20世纪后的澳门,汇南北交通之便利,集东西文化之大成,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使得各股乐流于此时此地汇聚、交融,形成一幅多层、多维的画卷。与岭南文化同宗同源的澳门民俗音乐,包括咸水歌、农事歌、地水南音、龙舟、粤讴、小曲、儿歌、生活音调、八音锣鼓等,糅合了当地文化风俗,构成了澳门的自身风格;而土生葡人歌曲和土风舞曲等,则是流传甚广、为人喜闻乐见的品种。
澳门的道教和佛教音乐各有特色,是中乐南移的典型例子。如澳门吴庆云道院五代相承、口传心授的科仪音乐,继承了传统,又吸收了本土的音乐养分,集歌、舞、乐为一体,是澳门独有的文化遗存,也是岭南音乐文化的共有文化财富。而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天主教礼仪音乐和本地作品,以及澳门新教歌曲,则同时展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16世纪下半叶至近代,由于西乐(如军乐、室内乐、弥撒乐、歌剧等)的大量传入,澳门在艺术音乐领域持续着悠久的表演和创作传统。当地政府主办的已有30余年(届)历史的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节,以及由政府统筹的澳门乐团、澳门中乐团,对澳门艺术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众多民间音乐社团,如澳门青年交响乐团、管乐协会、长虹音乐会、弦乐协会、集乐澳门协会等,在政府相关基金的常年资助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音乐家、“人民音乐剧”冼星海就出生在澳门,其代表作有《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议事亭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大三巴牌坊、岗顶剧院等20多处历史建筑。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是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底,澳门有70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12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个项目获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发布)生效的《澳门政府第60/2000号行政命令》规定每年的公众假期为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国庆日、国庆翌日)、追思节、圣母无原罪瞻礼、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圣诞节(圣诞节前日、圣诞节);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复活节(耶稣受难日和耶稣复活前日)、佛诞、端午节、重阳节、冬至节和中秋节(即中秋节翌日)共15个节日累计20日为公众假期。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上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两面相对。旗面为绿色,呈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中间绘有由三个花瓣组成的白色莲花。位于莲花上方的金黄色五角星一大四小,中置大五角星左右各有两颗小五角星,莲花下方是白色大穚和绿白相间并由近向远渐变的海水(第6/1999号法律附件二)。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呈圆形,徽面由绿色环形窄边,文字区外圈,绿色内圆及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这一组图案所组成。文字区外圈位于绿环形窄边和绿色内圆之间。文字区外圈上方均匀排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文繁体区徽标准字样,字下端朝向徽面中心点。文字区外圈下方均匀排列“澳门”葡文区徽标准字样,字母上端朝向徽面中心点,中葡文字样均以徽面的中轴线为准对称分布。徽面内圆中间绘有由三个花瓣组成的白色莲花。位于莲花上方的金黄色五角星一大四小,中置大五角星左右各有两颗小五角星,五角星以徽面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各星底角尖朝向徽面中心点。莲花下方是白色大桥和绿白相间并由近向远渐变的海水。
澳门自古有“莲花宝地”之别称,莲花是澳门的区花,是澳门的象征。半岛的轮廓也如同一朵莲花。莲花象征圣洁、祥和、善美;花叶并茂,意寓世代绵延、昌盛。 中间三瓣白莲代表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应和了当地古称“莲岛”,莲花也寓意澳门兴旺发达。
澳门400多年悠久灿烂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澳门既有传统风格的宅第、历史悠久的古庙,也有南欧情调的建筑、欧陆巴洛克式建筑形式的教堂,这些都成为了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2024年上半年入境旅客总数为1672万人次,同比上升43.6%;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上升52.9%至1153.8万人次,占总体旅客数量的69.0%;来自香港的旅客上升4.5%至360.8万人次,占总体旅客数量的21.6%。上半年旅客总消费(不包括博彩)为377.9亿澳门元,同比上升16.4%;旅客人均消费则为2260澳门元,同比下跌18.9%。
2024年6月底有营业的酒店共101间,同比增加7间,共提供4.6万间客房,同比增加3658间,其中,五星级酒店有38间,同比增加3间,共提供2.8万间客房。2024年上半年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为84.2%,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住客为708万人次,同比上升19.5%,平均留宿时间为1.7晚, 同比维持不变;其中,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为85.8%,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住客为388.2万人次,同比上升23.2%,平均留宿时间为1.9晚,同比上升0.1 晚。
又名妈祖阁,俗称天后宫。一说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一说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妈阁庙位于半岛西端内港入口处,背山面海,主要由大门、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阁和正觉禅林组成,除观音阁供奉观音外,正殿、弘仁殿和正觉禅林皆供奉妈祖。正殿号称“神山第一殿”,以花岗石为主导,柱、梁、部分墙体及屋顶均以石材修筑,门梁上刻有明朝重修时的记录;位于正殿右方的正觉禅林则为梁架结构、院落式布置;半山上的弘仁殿以山体石岩为后壁,屋顶墙身亦以花岗石围合,据考为庙内最先落成之建筑。山间石壁刻有不少名人雅士的题词和诗句,是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澳门博物馆坐落在澳门着名的历史遗迹大炮台之上。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4月18日落成开幕。博物馆楼高三层,其中两层建于大炮台平台之下,只有最上一层由原气象台的地面建筑改建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台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地貌特徵。一楼展区展示澳门早期历史、华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的接触,以及数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澳门文化;二楼展区展示澳门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三楼展区展示澳门今天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特色,也展示了以澳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炮台是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和遗迹。
大炮台由耶稣会会士始建于1617 年,至1626 年完工,被命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 位于澳门半岛中部海拔52米的柿山上,西侧紧靠圣保禄学院遗址。大炮台城堡的顶层为大炮台花园,可以环视澳门半岛的风景。大炮太占地约8,000 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边长平均约为100米,四个墙角外突成为棱堡。炮台东北、西南及东南面墙身建基于3.7 米宽的花岗石基础上,墙身以夯土砌建,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批盪,牆高约9米,往上收窄成2.7米宽。子墙高约2 米,成雉堞状,可架设多达32 门大炮。东南墙两角更设有碉堡。大炮台一直为军事禁区,直至1965年原营房位置改建成气象台,1966年气象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1996年9月起,政府将气象台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落成启用。2005年7月,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炮台是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门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处理涉澳外交事务。同时,中央人民政府亦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澳门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适当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一个非主权实体,已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
截至2022年4月,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共144。另外,共有14个国家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
此外,澳门特区也对81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给予以免签证待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持有效护照进入澳门特区一般可逗留14天至90天,有的则可长达6个月(如英国)。
截至2022年底,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达成协议,在澳门特区设立领事馆或其驻香港特区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或可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的领事机构共有90个。
在澳门特区设立总领事馆的国家有4个:安哥拉、莫桑比克、菲律宾、葡萄牙。
驻香港特区总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或可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的国家有60个。
在澳门特区委派名誉领事的国家共8个:佛得角、爱沙尼亚、格林纳达、马里、尼日尔、秘鲁、坦桑尼亚、英国。(注:不丹、法国、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斯里兰卡及苏里南与澳门有签订设领协议,但其驻澳名誉领事职位暂时悬空。)
驻香港特区名誉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的国家共18个:科特迪瓦、塞浦路斯、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冰岛、肯尼亚、立陶宛、马尔代夫、摩洛哥、纳米比亚、挪威、卢旺达、圣马力诺、塞舌尔、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苏丹、乌拉圭。
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名义出席的在线/视像国际会议,包括:探索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成员的利益、第十五届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员会会议、《1993年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特委会第五届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就实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次和第三次合并报告接受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审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会议届间会、履约审议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缔约方会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常委会第七十四次会议、金伯利进程2022年全体大会、第110届国际劳工大会、2022年世界银行集团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会议、第七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第六十六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草药监管合作组织(WHO-IRCH)第十四届年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国际电信联盟2022年全权代表大会等。
截至2022年底,适用于澳门的多边国际公约共计740项,属外交、国防类65项、民航类15项、海关类10项、禁毒类23项、经济金融类8项、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类10项、资源环保类44项、卫生类6项、人权类20项、知识产权类9项、国际犯罪类16项、国际贸易类2项、劳工类34项、海事类403项、国际私法类10项、道路交通类4项、邮政电信类12项、建立国际组织类公约49项。
2022年,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8条规定,法务局对6项国际条约或修正案发表适澳意见;特区政府收到中央人民政府通知适用于澳门特区的国际文书共29项,其中8项属多边条约及21项属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及/或制裁名单,公布41项国际文书,其中24项多边条约、1项双边条约及16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澳门与欧盟之间的正式关系,建基于双方在1992年签订的贸易和合作协议。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仍保持与欧盟经济贸易合作的良好关系,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设有澳门驻欧盟经济贸易办事处,进一步巩固澳门与欧盟的关系。
根据协议,澳门与欧盟可在工业、投资、科学及技术、能源、资讯、培训等多个领域内进行合作。双方成立的混合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轮流在澳门和布鲁塞尔进行,检讨协议的实施情况,及商讨未来的发展。混合委员会至今已举行过23次会议。
2022年,澳门出口到欧盟的货物总值为1.7亿元,而澳门从欧盟进口的货物总值458.5亿元。澳门特区护照持有人可免签证在27个欧盟成员国逗留90天或3个月。
澳门特区第一和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曾先后于2000年、2001年及2004年率团访问葡萄牙、法国、比利时及德国等4个欧盟成员国。2006年,何厚铧再度率团访问欧盟、葡萄牙及比利时。2012年,行政长官崔世安率团访问欧盟。
澳门特区成立后,澳门仍与葡萄牙维持友好的关系。澳门特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易办事处,进一步巩固彼此的关系。
2014年5月,葡萄牙总统席尔瓦访问澳门,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葡萄牙共和国合作纲要协定修订协议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机制,把每两年一次的双方会议改为每年一次。2010年、2016年和2019年,行政长官崔世安先后率团访问葡萄牙。
2022年澳门从葡萄牙进口的货值为2.78亿元,出口往葡萄牙的货值为83.1万元。
回归后,澳门特区与美国之间都表达了希望促进贸易和投资的意愿。2022年澳门输往美国货物的出口货值为6.1亿元,澳门从美国进口货物的总值则为95.9亿元。澳门开放赌权后,已获得澳门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批给合约的公司中,有3间具美国公司资本。
由于历史的渊源,澳门除与葡萄牙有着密切的联系外,与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其他成员也有着传统和特殊的关系。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后于2002年9月及2005年6月率团出访莫桑比克和巴西,拓展澳门与葡萄牙语国家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双边联系,进一步巩固澳门连系中国和葡萄牙语国家的平台作用。
另一方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承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于2003年10月中在中国澳门举行。此外,为加强澳门与葡萄牙语系国家的体育交流,2006年10月,澳门举办第一届葡语系运动会。
第一和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后访问莫桑比克和巴西。2022年,澳门出口往葡语系国家的货值为170万元,由葡语系国家的进口货值为10.6亿。
2019年,澳门医疗专家赴东帝汶开展医疗合作项目;2024年4月,澳门金融管理局与东帝汶中央银行签署了更新的《合作协议》。
2024年7月底,东帝汶奥尔塔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并发表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就是落实两国在联合声明中提及“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帝力缔结友城关系,愿继续深化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内容,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4年9月26日,行政长官贺一诚与东帝汶国家行政部长托马斯.卡布拉尔(Tomás do Rosário Cabral),代表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帝力市缔结友好城市谅解备忘录 》。
冼玉清(1895年1月10日-1965年10月2日),祖籍广东南海西樵,生于澳门。画家,著名文献学家,杰出诗人,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为岭南文化研究献出毕生精力,在历史文献考据、乡邦掌故溯源、诗词书画创作、金石丛帖鉴藏等方面功昭学林,被誉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的“不栉进士”、“岭南才女”。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一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他曾于巴黎师从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作曲家保罗·杜卡斯,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代表作品有《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等。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在莫斯科去世,年仅40岁。
林锋(1919年5月一2013年01月),男,1919年生于澳门,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老红军,暨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1936年,在澳门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澳门地下党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日报等单位任职。
叶正明(1931年—2003年),原名叶福麟,别名李明,祖籍广东惠阳,1931年4月13日出生在澳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父亲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的叶挺将军。生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顾问,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何鸿燊(1921年11月25日—2020年5月26日),广东宝安人,出生于香港,港澳著名企业家, 港澳地区知名爱国工商界人士,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信德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有“澳门赌王”之称,是何东爵士弟何福的孙儿之一,何世光儿子,在家中排行第九。何鸿燊拥有犹太、荷兰、英国、中国多个民族血统。曾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澳门特区政府颁授大莲花荣誉勋章。